气功虚实的大讲解 如何练习气功自我养生?

【导读】随着近年来一些交叉学科如心理生理学、心理免疫学等的发展 , 人体内部的一些奥秘逐渐被揭示出来 , 已逐渐证实人类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 , 改变自身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, 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。
但是 , 目前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和研究还是零散的、不系统的、不全面的 , 而且直到今天还不被大多数人普遍自觉地重视 。 因而 , 认识、掌握和利用这一规律 , 为人类自身的保健医疗服务 , 对历来多注重向外部寻找方法的治疗方式 , 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, 将使医学治疗方法和医学模式更加全面 。
而气功锻炼 , 恰恰就主要体现在对人体内部自调机制的开发和利用上 。 这种利用人体自身内部条件健身治疗的方法 , 相对于上述外部疗法 , 可以称作内部疗法 , 也即自养其生的方法 。
气功治疗疾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体内部的心理—生理—形态反应环节实现的 。 我们知道 , 引起疾病的因素有许多种 , 其中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因素则直接伤害机体的功能或形态造成疾病 。
而精神刺激因素则直接影响人的心理 , 心理紧张通过神经和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机体 , 使生理功能失调形成病变 , 包括免疫功能降低 。 严重的功能失调也可进一步造成机体形态损伤 。
气功锻炼中 , 尤其是在入静状态时 , 可使练功人体验到一种极其愉快的舒适感 , 这种美好的情绪状态 , 以及在这种形态下的自我主动调整 , 会使失调的生理功能向着协调的方向发展 , 甚至进一步引起病变的形态实质得到相应的修复 , 从而实现气功防治疾病的作用 。
气功发挥作用的机制显示 , 气功疗法有别于由医生从外部施予患者的物理疗法、化学疗法、生物疗法等物质治疗手段 , 气功疗法主要是练功人通过调整自我心理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。
这种利用人体自身内部条件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, 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自养其生的方法 。




【导读】无论学习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基本的过程 , 即从不懂到懂 , 从懂得少到懂得多 , 从不熟练到熟练 。 学练气功也是这样 。
【气功虚实的大讲解 如何练习气功自我养生?】我们知道 , 气功锻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入入静状态 , 入静状态是使意识从普通的清醒状态过渡到接近完全睡眠的状态 。 练功达到入静状态时 , 大脑处于一种特殊的生理状态 。 这种状态可调整机体内部各系统生理功能向着协调、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。
关于虚实的概念 , 在中医八纲辩证中是指正气与邪气的比较 , 正气不足为虚 , 邪气有余为实 。 这里论及练功中的虚实 , 与八纲辩证中的虚实完全是两回事 , 不能混为一谈 。
所谓“上虚” , 是指身体上部(脐以上)轻松虚灵;“下实” , 是指身体下部(脐以下)充实有力 。 不论练静功或动功 , 都应保持“上虚下实”的状态 , 这是各种练功方法的普遍要求 。
练功时不仅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 , 使整个身体稳如泰山 , 舒适自然 。 更重要的是意念意守的部位也在中下丹田 , 没有特殊病情 , 不意守上丹田 , 以避免造成上实下虚的情况 , 导致练功出偏 。
尤其是掌握好上虚下实的要领 , 通过气功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病理性的虚实 。 如老年人由于肾阴不足、肝阳上亢 , 易出现血压增高、耳鸣眩晕、头重脚轻、走路不稳等上实下虚的病症 , 尤以急躁易怒、感情冲动的人为甚 。 经过练功保持上虚下实 , 可逐渐使上述诸症得以纠正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