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方法】红花继木的组培方法


红花继木的组培方法红花继木的组织培养包括初代培养、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 。 组培技术在红花继木生产上的应用 , 不仅仅限于组培育苗 , 还有望通过组培在育种上的应用 , 解决种间、属间等远缘杂交和杂种胚停止发育的缺陷 , 使红花继木的种质资源进一步纯化和提高 。

1、外植体

选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红花继木茎尖、芽及枝等作外植体 , 其中外植体采集在7~8月最好 , 污染率较低 。

2、培养基

红花继木的组织培养包括初代培养、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 。 试验表明 , 初代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基可参考ms+ba1.0mg/l+iba1.0mg/l;生根培养基可参考1/2ms+naa1.0~1.5mg/l+0.1%的活性炭 。

3、培养条件

红花继木的培养条件一般为:温度20℃左右 , 光照时间14h/d(每天14小时) , 光照强度为1500lx(勒克斯) 。

操作步骤

(1)外植体消毒:材料采回后 , 及时用稀薄的漂白粉溶液洗去材料上的污物 , 而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20分钟 , 直至冲洗干净备用 。

(2)接种:在接种前 , 先将接种室内的紫外灯开约20分钟进行消毒 , 然后打开接种台上的鼓风机吹十分钟左右 , 即可进入接种室进行接种操作 。 将消好毒的外植体放于超净工作台上 , 首先 , 在无菌条件下用70%酒精或0.01%升汞在常温下浸泡材料消毒10分钟 , 再用无菌水冲洗3~4次 。 然后用消毒的镊子夹取材料置于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 。 注意接种时所用的镊子需先在70%的酒精中消毒 , 并在酒精灯上烧一下再用 , 以求更好消毒 , 避免接种外植体感染 。

当芽长至2厘米左右时 , 切取芽端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上分化增殖 , 然后将继代增殖的丛生芽分别移至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 , 当根长至1~2厘米长时 , 从培养室中取出炼苗 , 以备移栽 。

(1)繁殖速度快:从优良母株上取下一个芽或一部分组织 , 理想条件下一年能繁殖几万到十几万株新的个体 , 所以组培技术最适合大量快速繁殖名贵和稀有植物 。

(2)脱毒快繁:真菌、细菌、特别是病毒对植物的危害越来越大 , 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, 而采用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, 则是一项最有效、最快捷、最实用的方法 。

(3)辅助育种:组培技术是单倍体育种、遗传性状研究、保留种质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。

(4)组培苗性状一致:用组培技术繁殖的植株来自于一个亲本主体 , 所以能够保持后代植株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整齐度 。

(5)不受亲本限制:由于组培苗是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植株 , 所以不受亲本不开花、不结籽及杂交品种后代易变异等品种特性的影响 , 可繁殖不育、杂交品种及易变异品种 。

(6)不受季节限制:组培生产采用人工光照 , 室内培养 , 可以周年生产 。

(7)节省土地和资源:由于组培生产可以在室内集中生产 , 立体分层生产 , 集中管理 , 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土地、人力等 , 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。

组培技术在红花继木生产上的应用 , 不仅仅限于组培育苗 , 还有望通过组培在育种上的应用 , 解决种间、属间等远缘杂交和杂种胚停止发育的缺陷 , 使红花继木的种质资源进一步纯化和提高 。

    推荐阅读